最初的飲茶之風主要在文人、僧人和道士中間流行,但因宋代人崇尚文雅,飲茶風習深入到社會的各個階層,在民間迅速蔓延。
所以在宋代,民間處處有茶肆,與民居并列,而且分為不同的類型,以適應不同的消費者。有早茶肆、子夜茶肆,有掛滿名人字畫,吸引文人雅士或者士大夫的高雅茶肆,比如著名的“蹴球茶坊”、“蔣檢閱茶肆”等,還有風塵女子招攬生意的花茶坊,更多的是市井之中的“人情茶坊”,這種茶坊不以喝茶為主,只以此為由來收費,實際上是三教九流見個面兒、談個事兒、打聽打聽小道消息的場所,《水滸傳》里的王婆開的就是這種茶坊。
千萬不要低估各種茶肆在宋朝百姓生活中的作用,據說就連宋徽宗初見李師師,都是在茶肆里面。
宋代民間飲茶最典型的是在南宋時期的臨安,也就是今天的杭州。南宋建都臨安之時,由于南北飲茶文化的交流融合,以此為中心的茶館文化嶄露頭角。宋代的風俗是“客至則啜茶,去則啜湯”。茶肆大多備有各種茶水,并且根據不同季節供應不同的茶水,以滿足茶客的不同需求。據吳自牧《夢粱錄》中記載:“(南宋臨安的大茶坊)四時賣奇茶異湯,冬月添賣七寶擂茶、鏾子或賣鹽鼓湯,夏天添賣雪泡梅茶酒,或縮脾飲暑藥之屬?!钡酵砩?,還推出流動的車鋪,以應游客的點茶之需。當時的臨安城,茶飲買賣晝夜不絕,即使是三九隆冬,大雪天氣,三更之后也還有人提瓶賣茶。
《水滸傳》中提及的王婆茶鋪的茶水亦是種類繁多,為了潘金蓮,西門慶在兩天之內,五次來到王婆的茶坊,喝了四次茶。第一次喝的是梅湯,第二次王婆推薦的是合和湯,第三次是姜茶,第四次王婆給他煮了碗寬煎葉兒茶,“葉兒茶”就是制成片狀的茶葉,“寬煎”就是略微煎煮。
(來源:原創)
上一篇:奶茶老師講解歷史上有關于茶藝的故事
下一篇:奶茶培訓分享:茶文化得來源與歷史典故